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眾多的假肢廠商對此下了很大功夫,設計出花樣繁多的膝關節材料上,有普碳鋼、不銹鋼的,有鋁合金的、鈦合金的,還有高強度輕質量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等等;結構上,有單軸的、四連桿的、多軸的,還有能控制假肢行走步態的氣壓或液壓裝置的??假肢基本結構,可分五大部分接受腔(即容納殘肢的外形類似殘肢的筒狀部分)、懸吊裝置(由皮套皮帶及金屬部件組成,用以將假肢固定于患者殘肢之上而不會脫落的裝置)、人工關節(包括髖膝踝關節或臂肘腕關節)、假腳(假手指)及連接件。
安裝上假肢走路技巧站立時要直,腰直、膝蓋直,不應該有前傾或者后到的感覺。承重身體的著力點應均勻分布,即穿上假肢以后,從膝蓋四周的接收腔口處,包括假肢的下部分均應無明顯的某一處疼痛,即使磨得紅了,有些許痛感,應該是均勻分布的。側試腳踝,站立時前后搖晃幾下,在假肢如柱子一般的穩固中,要有些許能夠自如地前傾的幅度,這對上下樓梯、上下坡都至關重要。行走中主要靠膝關節帶動的,但若是殘肢長的話,由殘肢配合著同時甩動假肢,則步幅將更加平穩、自然。
智能假肢其實是一種能夠幫助殘疾人士進行活動的機械裝置。它的原材料采用了石墨和鈦,包含了生物系統、電子機械等超前技術,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殘疾人士的肢體進行隨心所欲的活動。雖然假肢看起來只是一種科學器材,但是它在和殘疾人士的配合過程中卻模擬了大腦的功能,正常人在行走等活動中要將觸碰與感覺到的信息發送給大腦,大腦再經過一系列處理進行判斷,發出指令,傳輸給肢體進行動作。所以如何更加地模擬肢體的動作,智能假肢在這一問題上進行了很好的突破,可以及時感應到人體狀態與地面物體的狀態,從而配合軀體進行運動。